載入地圖中...

清淤地圖 - 光復計畫

這不只是一張地圖,而是一部由眾人書寫的土地記憶

當颱風過後,塵土與淤泥覆蓋了我們熟悉的家園,許多資訊平台可以告訴我們「哪裡需要清掃」。我有個想法:我們該如何記憶這段從滿目瘡痍到重新站起的完整歷程?

「清淤地圖 - 光復計畫」因此誕生。它不僅僅是一個標示進度的工具,更希望它成為一部動態的、由群眾共同書寫的視覺史詩。

看見掙扎,也看見希望

重建的路從不是一帆風順,有的地方髒了又清,清了又髒。這個平台的目的,就是忠實地記錄下這份真實的拉鋸。

想邀請所有在現場的人,透過最簡單的按鈕,記錄下你眼前的景象 ——是「有需要」,還是「好多了」。

每一次點擊,都是一筆珍貴的歷史筆觸。當這些點滴紀錄匯集,地圖的色塊便會隨之變化。我們將親眼見證,這片灰暗的土地,如何在眾人的努力下,一點一滴地,迎來再次潔淨的可能。

這個過程或許緩慢,甚至充滿反覆,但群眾的力量,讓我們看見彼此,也讓我們還願意等待明天的曙光。

一個為關心者而開的窗口

我們深知,清淤只是重建的一部分。在這片土地上,有無數人捲起袖子,有人提供物資、有人煮飯、有人給予關懷。各種無私的力量在此匯聚。

這個平台,也是為全台灣所有心繫此地、卻無法親臨現場的朋友們,打開的一扇窗口。

你不必親身在場,也能透過這張動態的地圖,感受每一次微小的進展,看見力量如何匯集,默默地守望這片土地與家園的守護者們。

一份獻給未來的歷史檔案

希望這段眾志成城的記憶,值得被永久珍藏。這是一個開源專案,歡迎所有人的參與及貢獻。專案所產生的圖磚資料,目標採用通用標準格式儲存。未來若有學術研究或各界應用的需求,非常樂意以「開放資料 (Open Data)」的形式釋出。由於我個人能力及知識有限,這部分的規劃尚未完善,期待在社群的幫助下逐步實現。

「清淤地圖 - 光復計畫」,記錄的不是淤泥,而是人心。

它見證了在塵土飛揚之中,人們如何一次又一次,用雙手與善意,重新描繪家園的輪廓。

功能選單

救災資訊
群眾回報
預估區域
花蓮光復鄉
協助颱風災後各項工作,一起讓家園更美好